更多

    低空經濟的發展

    方 保僑
    方 保僑
    於 IT 及電子消費品市場工作超過二十年,創辦多個業界組職及為多個非營利機構擔任委員及提供專業意見。

    低空經濟,指在垂直高度 1,000 米以下的低空空域內,進行的綜合性經濟活動,涵蓋了無人機物流、小型飛機觀光等低空飛行產 業。隨著科技的進步和政策的支持,低空經濟在中國、美國和英國等地迅速發展,尤其是無人機送餐等服務,已成為新興經濟模式的重要組成部分。

    中國近年積極推動低空經濟的發展,特別是在無人機技術的應用上取得了顯著進展。2023 年,中國低空經濟行業市場規模達到了 5,059.5 億元人民幣,預計到 2030 年,其對國民經濟的綜合貢獻值將達到 20,000 億元人民幣。當中深圳市作為「世界無人機之都」的核心,無人機送餐、運載醫療及救災用品已經普及,並在 2022 年開通了「空中的士」服務,進一步推動了低空經濟的發展。

    美國的無人機在低空經濟中亦扮演重要角色,被廣泛應用於智慧城市、物流運輸、應急救援、航空測量和環境保護等領域。近期,美國 的無人機送貨、農業和環境監測等應用不斷增加,美國的企業和政府部門正在積極探索無人機在不同領域的應用,以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英國在低空經濟方面也不遑多讓,正在雷丁、牛津至劍橋之間建造全球最大的無人機空中高速公路 「Project Skyway」,計劃將促進無人機送貨的普及和低空經濟的發展。

    香港其實也有發展低空經濟的空間,航空顧問公司「FlightPro」指其公司有 7 至 8 成客戶利用無人機作測量用途,包括樓宇檢查、測繪及勘探。無人機也常用於拍攝廣告或球賽,或為無人機編程進行匯演。民航處更測試利用小型無人機,在機場範圍內進行飛行校驗。但香港發展低空經濟有一定挑戰,由於地少人多,高廈林立,限制了無人機飛行的空間。業內人士認為,香港應該利用其在設計方案和應用科技方面的優勢,發展低空經濟,並與大灣區的發展相結合。

    低空經濟發展前景廣闊,尤其是在無人機技術日益成熟的今天,無人機送餐等服務有望在更多地區實現商業化運營。然而,這一新興產業的發展也面對無數挑戰,包括法規制定、空域管理、技術標準、安全問題等。此外,公眾對於無人機的接受程度、隱私保護等社會問題,也需要得到妥善解決。低空經濟作為一個新興產業,其發展潛力巨大,但同時也需要政府、企業和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以克服現有的障礙,推動產業健康發展。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和相關政策的持續完善,未來低空經濟才有望在全球實現飛躍式的發展。

    最新影片

    您會感興趣的內容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