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 Intel 經常被嘲為「擠牙膏」,但無疑它的第 8 代 Coffee Lake 桌電級 CPU,確實比上一代 Kaby Lake 進步。 Coffee Lake 系列的 i5 和 i7 ,由過往的 4 核心,升級至 6 核心 , i3 亦由 2C4T 變成 4C4T ,效能大幅提升。可能因為這個原因,所以當 Intel 於上個月推出較為廉價的 300 系列主機板,包括 H310、B360 和 H370 ,就吸引不少消費者趁機砌部新電腦。但沒想過原來最入門的 H310 主機板晶片組在推出不夠一個月,竟然發生缺貨現象,更傳 Intel 會把 H310 晶片組的 14nm 製程,倒退改為 22nm?!
![H310 主機板的晶片組出現缺貨問題。](https://cdn.pcmarket.com.hk/wp-content/uploads/2018/05/h310-chipset-badge-1x1.png.rendition.intel_.web_.550.550-320x320.png)
14nm 產能被搾盡
當然大家在腦場,都仍會見到有許多 H310 主機板,其實缺貨問題是在於 Intel 不夠 H310 晶片供貨給廠商生產主機板。無法子啦,誰叫 Intel 又擠牙膏(唉,最終都是要嘲諷她),推出那麼多代 CPU 都仍停留於 14nm 製程呢? 10nm 製程的 Cannon Lake CPU 又擠不出來,然後 H310 、 B360 、 H370 都是用 14nm 製程,主機板加 CPU 就總共有那麼多 14nm 產品,自然就令 14nm 工廠「爆煲」,即使用盡生產線產能,漏夜加班趕工,都難以產出如此大量的晶片,滿足那麼多需求啦。
![自 2014 年的 Broadwell CPU,已是採用 14nm 製程,一直到現時的 Coffee Lake,甚至是明年的 Whiskey Lake,都是 14nm。](https://cdn.pcmarket.com.hk/wp-content/uploads/2018/05/kaizad-mistry-2017-manufacturing1_29-710x399.png)
H310 晶片組改用 22nm
14nm 產能被用盡,導致 H310 晶片組供應不足、出現缺貨問題, Intel 唯有告訴主機板廠商,最遲要待今年 7 月,才會恢復供應 H310 晶片組。而主機板廠商就被迫轉為採購較貴的 B360 晶片組,變相增加主機板廠的採購成本。但拖延貨期也治標不治本,所以據 Digitimes 的消息,有傳 Intel 打算把 H310 晶片,由 14nm 倒退改為 22nm。這樣一來可減輕 14nm 生產線的負擔,二來可以順便善用舊的 22nm 產能資源,總之有辦法繼續生產 H310 晶片就好,不太理會主機板廠商和消費者收到 22nm 舊技術會有何反應。
![去年推出的 Z370 是採用 22nm 製程,而 H310 / B360 / H370 都升級用 14nm。](https://cdn.pcmarket.com.hk/wp-content/uploads/2018/05/H310-ark-710x557.png)
改動所帶來的影響
反正推出 H310 、 B360 、H370 時, Intel 都沒有大肆宣傳這三種主機板晶片組,升級改為 14nm ,而更早推出的 Z370 則其實是採用 22nm ,所以也可以「側側膊,唔多覺」?本刊編輯小洛夫就在第 1287 期的雜誌撰文,發現 H370( 14nm )晶片組的尺寸比 Z370( 22nm )晶片組,縮小了 14% 面積,但新的 300 系列晶片組的功耗與 Z370 分別不大,工作電壓都是 1.05V , TDP 都是 6W 。所以對於消費者而言, H310 晶片組由 14nm 改為 22nm,對效能沒甚麼影響,只是拆開主機板時,就會看到晶片組尺寸不同。
話雖如此,H310 晶片組由 14nm 改為舊技術 22nm,消費者和主機板廠商又豈會服氣呢?
![22nm Z370 晶片組的面積,比 14nm 新款 300 系列晶片組大。Source:第 1287 期 PCM](https://cdn.pcmarket.com.hk/wp-content/uploads/2018/05/1287-h310-chip_@-710x517.png)
Source:Digi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