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le 每次推出新 iPhone ,定必掀起一片炒風,雖然現在已經沒有以前那麼
熾熱,不過,如果一般果農能在頭幾星期取得新 iPhone 的話,普遍都會到「先達」放售,應該都會有一點利潤。為何其他的手機很少出現這個現象?這要從蘋果的生態鏈開始說起。
iPhone 出現的年代,也是智能手機開始起飛的年代,當時市面上可供選擇的智能手機,包括 iPhone 、 Android 、 Microsoft Mobile 及 BlackBerry 等,但隨着科技的發展,部分智能手機系統逐漸被淘汰,現在市面上基本只剩下 iPhone 與 Android ,而 iPhone 與 Android 的用家已經非常成熟,形成一條非常清晰的分水嶺,大部分採用 iPhone 的用戶,很少會轉用 Android ,而 Android 的用戶亦如是。由於 iOS 是一個封閉式的作業系統,沒有其他品牌的智能手機可以採用,所以在這個封閉的生態鏈裏,只要 Apple 用家對產品不離不棄,最終仍是會選擇 iPhone ,既然 Apple 在這個生態鏈沒有競爭,供求量自然非常穩定。
當然我們亦不能抹煞 Apple 手機的設計與及市場推廣策略非常成功,同時 Apple 在控制全球供貨量,以至市場渠道及全球的定價方法亦非常巧妙,這也是為何每年 Apple 推出 iPhone 時, 一般用家都會在 Apple 的官網上搶購, 再賣出仍然可以成功獲利的原因。這樣的魔力,暫時在其他品牌上確是非常罕見, Apple 卻每一次都可以成功造出這個「勢」,確是一條非常值得研究的經濟學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