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名題看似沒有重點,但實質是香港近期兩個大型教育活動的名稱。分別是不一樣的教育節和運算思維教育,兩者的關連均是推動香港的另類教育,讓學生們能於不一樣教育方法下盡展所長。
僵化教育制度
因此教育制度可說難以改變,因涉及甚廣,要改變工程必然浩大。然而教育制度執行時期越長,因未能配合社會急速變化,會衍生其他問題,如培訓人才並非未來所需、教育制度僵化等。當制度未能適時適切地配合人所需,但又需要顧及現有機制下,就需要改變。
有熱心人士注及機構注意到青年及教育的相關需要,於今年展開推動「不一樣教育節」活動。不一樣教育策展人黃英琦說明推動活動的原因,她認為教育創新不應該是大眾陌生的題目,只有不認識才會陌生,若面對創新教育感到陌生時,代表教育一成不變,當教育方式只有背誦和考試,對教育前景十分不利。她以IT教育為例,Coding 在美國是核心課程,這不代表香港也適合需要,但當人們能掌握更多資訊,才不會停滯甚至落後。
不一樣的教育
她續說很多父母會盲目催谷小孩,期望成績優異,日後可做律師,其實現今已有電腦軟件已可製作遺囑,她個人就認為日後律師工作可大減,原因正是電腦可取替。世界近年變化急速,教育應及時改變,如果教育不變,就意味著教育出現問題。
因此她和志同道合的一眾人士籌辦了不一樣教育節,主要是探討不一樣的教育情況。她再舉例以孩子能力說明,一個孩子在文化藝術或 Coding 能力出眾,但通才能力如中英數欠佳,在香港可能會被視為不濟,因此而被放棄,繼而孩子也放棄自己。然而,相同情況下,美國孩子會被表揚,甚至因而倍加培育,也增添孩子的動力。
其實世界變遷迅速,通才眾多,在多元發展的需求下,並不是每人都需要做通才。只是很多人不懂世界轉變,又或是政府無意推動,讓大眾與世界脫節。不一樣教育節是將全球新的開放教育觀念,直接帶給家長和公眾,期望從而刺激討論,甚至引發政府對政策上作出更多改變。
《不一樣教育節》體驗日
日期:2016年11月26-27日
時間:早上10時至下午6時
地點:九龍聯合道135號香港兆基創意書院
網址:http://ednovationfest.hk
不一樣的家長
兩個活動以外,Facebook上也有一個關注家長教育的組織──香港革新教育家長同盟。他們致力團結家長並以身示範,參與監督政府及學校,脫離傳統家長被動的角色,將真正家長意見帶人學校,務求爭取學生有真正愉快及平等的教育。
https://www.facebook.com/hkparentsleague
改變從各方思維開始
體驗日以外,香港有另一個大型活動於上周起動。由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撥款二億港元,並與香港教育大學(簡稱教大)、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簡稱麻省理工)及香港城市大學(簡稱城大)合作,在教育局支持下,推行為期四年的「賽馬會運算思維教育」(CoolThink)計劃,目的是藉此推動兒童從小接受運算思維和電腦編程能力。亦因此,計劃涉及之廣,包括推廣概念至社會、老師培育,和真正在校推廣等多分面。
成為不一樣學生
首批參與先導計劃之一的慈幼學校李安迪老師表示運算思維能讓同學經由學習編程概念,而實踐解決問題的技巧,進而加強其身份認和動機,讓學生由科技消費者,認清其自身能力變成科技應用和創造者,比以往單純培育更進一步,讓學生能更有使命感。以該校為例,學生李政諺與勞思維學習課堂後,留意到老師午飯時十分繁忙,連吃食時間也不充足,因此設計出電子風紀監察系統,方式是利用所設計的程式和電子工具,當偵測到午飯時課室噪音太大,首次會發出聲音警告,讓學生們自律,第二次才會通知老師處理,這正是學生學習和善用科技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