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對於牛油的價格,英國人更關心十月往後能源價格的升幅,每戶的收費上限,將會由每年 1,971 英鎊,大升 80% 至 3,549 英鎊,以最新 8.5 算計,一個月電費大約都要 30,166 港元。不過新上任首相 Liz Truss 於上任演說指會在一星期內推出政策壓低電費上限,有可能回落到 9 月水平。
可能你會認為,每個月二千多元的電費,香港好多家庭,每日由早到晚開冷氣,電費也是此數,不足為奇。但今次十月的漲價,其實也只是個開始,隨著全球天然氣批發價繼續上漲,估計明年春季將會由 11 月的 4,000 英鎊,再提升到 6,000 英鎊(即 51,000 港元水平),意味著明年的能源價格仍再漲升達到市民難以接受的水平。
當然,以上是最高上限,一般的小家庭,每月電煤費用,大約是 40 至 70 英鎊左右,漲價後才有機會達到 100 英鎊水平,但這個收費水平,已經是英國的 40 年新高,除了影響家庭,特別是中低收入的一群之外,大量消耗能源的工商業務,例如食肆的 影響就是最大,尤其是專門做外賣和咖啡店的,他們的收費比大餐廳便宜,但電煤支出卻變成佔上極 大的營運成本,但又難透過大幅加價來對沖損失。有外賣店就打算在今個冬天時暫停營業,甚至預算電煤支出增加,家庭要節省開支,連叫外賣的機會也少了,因此打算索性關門大吉。而筆者也見到有外賣店,由熟食變成按月收費的代客買餸方式,顧客每日大約 3 鎊多的預算,就可以從外賣店的菜單中選擇,不過送來的都是未經烹調的材料,將炒、焗、煎等工序轉移回到家庭內。不知道這個商業模式會否成功,但如果天氣轉凍,不想外出買餸,又或者要上班無暇買餸的話,或者會覺得受用。
節能由建屋開始
英國家庭消耗電煤能源最多的,是冬天的暖氣和熱水,英國的供暖系統好多都是由熱水維持,不少家中都會有個大熱水缸,幾乎 24 小時長開。如果冬天可以減少使用暖氣,就能夠明顯地減少電煤費開支。英國媒體的民調指出,有 69% 的英國成年人,有計劃在冬天減少使用暖氣,有 23% 的人甚至考慮不開暖氣,在室內也穿保暖衣物禦寒;另有 11% 的人打算以貸款去應付冬季的電煤費用。而電煤價格飊升,也改變了英國人的上班上學習慣,學校會有通告叫家長為學童準備多件保暖衣物,意味學校會減少使用暖氣,或有機會是局部供暖。
而上班一族因為疫情而建立的 Work from Home (WFH) 文化,不少本來要到市中心工作的上班族,可以在家工作,幾年下來,部分人士選擇搬到離市區較遠的地方,貪其居住空間夠大,樓價或租金也相對便宜。但是隨著能源收費急升,全時間在家工作,變相長時間要用家中的電費去保貼工作,而且能源費高至破頂的今個冬天,如果上班時家中無人就可以省下家中的電煤開支。所以又有不少人最近開始回復上班工作,寧願再搬回近市區一點,日常出入也可以利用公共交通工具。一些原來家中有兩部車或以上的,近月已紛紛「棄車」,只留一部一家人一起使用,目的,也是節省開支。
不過,能源費急升,不是短時間可以解決的事,多年來,人們都開始建立了一套能源效益指標。香港常見的指標,都是以電器為主,但英國出售的房屋,也一樣有能源效益指標,每間屋都會有 EPC 能源效益證書,有效期十年,過期的話,如果要出售或出租,就要做新的升級和重新批核。新建的屋,都會要求達到評級 C 或以上。
改善住屋的能源效益,長遠目的就是節省電費,以及減輕物業對附近環境的影響。要提升房屋的能源效益,可以從地板、屋頂和牆壁的隔熱物料著手,加強室內的保溫,最明顯的一點就是英國房屋的窗戶,都是使用中空的雙層玻璃,減少室內熱量流失,而牆身也一樣中空填滿隔熱物料,就算不開暖氣,普通日子室內和室外溫度,都可以相差近十度之多。
此外,如果想在能源效益上加分,政府也有鼓勵在屋頂安裝太陽能板,可以取代部分電力。不過太陽能板的安裝費不便宜,加上一些地區長時間密雲,日照時間少,使用太陽能板的開支,難以用慳來的電費對沖。所以部分人安裝太陽能板的心態,純粹都是加分,方便出租或出售而已。
其他可以加分的,還有使用低功耗的照明系統,以及新的低耗能發熱鍋爐(用來供熱水和暖氣用),要以上種種相互配合,就可以評估到能源效益指標。
除了英國之外,日本現時在「一戶建」房屋興建上,也推行了類似的能源效益指標制度,以確保建屋可以達到一定的保溫程度,節能之餘,也使住在屋裡的人更加舒適,特別是北海道等較冷的地區,保溫更加重要,但好多舊屋在建屋時,都沒有詳細的考慮,例如總愛在庭園或露台前使用落地大窗,就會讓室內熱量流失。不過香港長期炎熱,通風更顯得重要,如果香港對新屋有通風要求,減少開冷氣,也可以成立一套能源效益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