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歐盟委員會將對中國電動車徵收高達 48% 關稅

    Andrew
    Andrew
    號稱"周身刀無張利"的多媒體創作人。 很喜歡樂天熊仔的怪叔叔。

    關注到中國電動車產能過盛,欲向外國市場傾銷的問題,歐盟委員會宣布,如無法與中國政府達成解決方案,將會從 7 月 4 日起對中國進口的電動車加徵最高 38.1% 的臨時關稅,再加上原本 10% 關稅,總稅率將高達 48.1%。

    歐盟委員會點名的三家中國車企包括上汽集團、吉利汽車和 BYD,目前正被歐盟機構進行有關收受政府補貼,造成不公平市場競爭的調查,其中上汽集團因為不配合相關調查,而被加徵 38.1% 的臨時關稅,而吉利及 BYD 因為相較願意配合,所以只增加 20% 和 17.4% 的額外稅率,加上原本 10% 關稅,總稅率將為 30% 及 27.4%。

    近年因為市場環境的改變,加上電動車在國內市場已出現供求失衡而造成惡性競爭,很多電動車或混能車根本賣不出去。品牌及分銷商只能不斷進行割喉式降價,企圖清減庫存。根據內地的報導,不少國內的電動車相關企業長期享有中央及地方政府不同形式的優惠、資助及補貼,當中包括低息甚至免抵押貸款、稅務寬減、土地優惠及其他撥款資助等,金額由數十億至數百億不等。但從銷售數字反映,很多電動車品牌在中國國內銷售其實只有每月幾千台,有的甚至得幾百台,即使享有優厚補貼亦面臨巨額虧損。目前能真正創造盈利的電動車廠商,就只有包括 BYD 的三數家車企,分析認為如果中國經濟及消費需求持續放緩,到 2026 年前將可能有十多個汽車品牌會消失,所以對中國來說,其中一個可行的方案,就是將更多車賣到外國去,這亦是歐美各國最擔憂的狀況。

    (新聞來源 : BBC)

    最新影片

    您會感興趣的內容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