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Core Ultra 285K 效能解禁 x86 架構新時代揭竿

    Wesley
    Wesley
    經遊戲進入腦界,見證 3D 渲染技術及遊戲引擎互相進步,深信 PC 平台或成最大贏家。

    Intel Core 架構自 2008 年首代以來,經歷 15 年共 14 代產品,面對 AI 時代似乎已經走到盡頭,參考 AMD 引入模塊設計,將已在筆電趨向成熟的技術引入桌面機,推出 Core Ultra 200S 系列處理器平台,大膽革新之下,用家的期許似乎要有調整。

    處理器特點

    Core Ultra 200S 桌面處理器系列改用模塊設計及 TSMC 製程技術,針對改善 14 代 Core 系列過高功耗的問題,並引入 AI 加速 NPU 功能,對大型模型運算等會有比較顯著提升。核心配置的大小核心——即高效 P 核及節能 E 核比例有調整,同時取消了自 Pentium 4 以來的 HyperThreading 技術,改良 Thread Director 的分配機制,更多使用 E 核運算為主。比較 Core i9-14900K 及當代 Core Ultra 9 285K,最明顯就是執行緒(線程)總數減少,而且 E Core 基礎頻率升幅更大,功耗上限亦有微微變化,對於現有眾多程式及遊戲應用負載平衡,將會有不同影響。

    代號 Lion Cove 的 P 核改良功耗效能,以及並行運算表現
    代號 Lion Cove 的 P 核改良功耗效能,以及並行運算表現

    Intel 的技術文件跟以往不同,提及 Core Ultra 200S 效能時,除了 nT(多線程)表現比 14900K 及對手 AMD 9950X 略高外,更強調「相同性能、功耗减半」,對比 14900K 相同幀速下,最高降低 ~165W 系統功耗,不過也有承認在部分遊戲的相對效能是比 AMD 9950X 弱一點。用家似乎要有心理建設,今代 Core Ultra 9 285K 未必是傳統上的效能王者。

    在《Windows 11》的邏輯核心分配上也有特別之處,可見是「2P + 4E」*4 組重複排列之成,而非 14900K 的「8P + 24E」次序,對應 Thread Director 的新調配機制及 CPU Die 模塊區域的熱分佈管理。在中低負載下,E 核的使用率會更高,P 核更多時間會進入暫止。

    Core Ultra 9 285K 處理器規格比較

    CPUUltra 9 285Ki9-14900KR9 9950X
    核心數量242416
    P Core8816
    E Core1616
    執行緒243232
    最大超頻5.6G6G5.7G
    P Core 渦輪加速時脈5.5G5.6G
    E Core 渦輪加速時脈4.6G4.4G
    P Core 基礎時脈3.7G3.2G4.3G
    E Core 基礎時脈3.2G2.4G
    快取記憶體36MB36MB64MB
    L2 快取記憶體總計40MB32MB16MB
    處理器基礎功率125W125W170W
    渦輪功率上限250W253W
    建議售價 (USD)589589649

    Z890 晶片主機板

    上一代 Z790 晶片對 PCI-E 5.0 的支援比較弱,隨 Core Ultra 200S 桌面處理器配搭的 Z890 晶片就明顯作出補完,而且支援 2 個 Thunerbolt 4 Type-C 介面是「基本盤」,不同廠商都有多款高階設計針對不同需求。雖然售價差距十分鮮明,但用家可以更精準把錢花在需要的功能。

    英雄所見
    ASUS ROG MAXIMUS Z890 HERO

    ASUS 今代亦有眾多 Z890 型號,ROG MAXIMUS Z890 HERO 算是向方面相對「平衡」(沒那麼天價)的型號,對於需要特殊儲存裝置的工作站用家也能滿足,本身擁有的超頻功能及砌機方便功能也十分完善,其鏡面 Polymo II 燈效區仍然醒目有型,供電採用「22(110A)+1(90A)+2(90A)+2(80A)」規格,為處理器留下充足解鎖功耗的空間。

    主機板提供 AI 智能超頻、散熱設定,簡化微調步驟之餘,亦配合平台更新支援更多手動調校設定,舉如針對 NPU 獨立超頻的「NPU BOOST」、模組內部傳輸時脈、大小核心 16.67Hz 步進倍頻微調等。又針對感測 V Drop 現象改良電路設計。記憶體超頻亦是今代特色,ROG MAXIMUS Z890 HERO 已認證 8000 MT/s 以上速度模組,在 UEFI內提供DIMM FIT、DIMM FLEX 智能偵測及新一代 ASUS Enhanced Memory Profile III (AEMP III) 設定檔配合新一代 CUDIMM,以搾出更高效能。

    ROG MAXIMUS Z890 HERO 支援三頻 Wi-Fi 7、2.5Gb/5Gb 雙 LAN、並有智能無線網絡優化功能,儲存介面提供 3 條 PCIe 5.0 x4 M.2、3 條 PCIe 4.0 x4,全部都有散熱片及快拆設計,M.2_1 插槽更有巨大快拆式散熱器預裝。另有 SlimSAS 接頭及 4 個 SATA3。SlimSAS 介面可配另購接線,支援分拆成 4 個 SATA 或 PCIe 4.0 x4 的 U.2 企業級 SSD 等。背板直接提供 2 個 Thunderbolt 4 USB Type-C、5 個 USB 10Gbps(4A + 1C)、4 個 USB 5Gbps (4A),ROG SupremeFX 音效介面亦有 QuadDAC 及 Dolby Atmos 支援,以及少見的 S/PDIF 光纖埠。

    查詢:ASUS HK (3582 4770)

    「擎」吞 M.2 SSD
    ASROCK Z890 Taichi

    使用頂級晶片組主機板,不一定是用來打機及超頻,更多是希望有強勁周邊及儲存連接能力、24×7 穩定運作等。ASROCK Z890 Taichi 作為旗艦主機板,花巧比較少亦有「20+1+2+1+1」供電規格,VRM 有額外主動式風扇,想要解除功耗限制 24*7 運作亦是肯定可以勝任,並支援 DDR5 9200 水平,輔以 Memory OC Shield 佈線減輕高頻干擾,廠商已經有 QVL 認證至 9066 的模組,執行記憶體頻寬吃重的生產力用途可留意。

    Z890 Taichi 屬於 ATX 規格,在有限空間下仍然提供 6 條 M.2 SSD 插槽,一條 Gen5x4 及 5 條 Gen4x4,其中 M.2_1 / M2.2 直連處理器有最低延遲,其餘 4 條由 Z890 晶片提供,並有 4 個 SATA3 介面。最特別主機板還有額外提供一張 M.2 擴充卡,使用 PCI-E x4 介面,分拆多 4 條 M.2 各 x1 速度,最多可同時裝上 10 條 M.2 SSD 使用,能滿足一部分有特殊儲存需求的工作站用家,而且所有 M.2 散熱片及固定扣皆為快拆設計,毋須使用螺絲十分方便。顯示卡槽亦有快拆掣,使用三槽高階卡時能改善拔插。

    主機板有基本 RGB 燈效功能,提供額外同步線及測溫線等配件,背板設有 2 個 TB4 Type-C、4 個 10Gbps Type-A、4 個 5Gbps Type-A 及 2 個 USB 2.0,比較特別是其中有 4 個針對過濾 5V 電源雜訊及輸入裝置訊號抖動,對使用電競周邊、電容麥克風、USB 耳機等有一定改善效果。處理器 iGPU 可經 HDMI 輸出畫面,網絡介面設有 Realtek 雙 2.5Gb/5Gb LAN 及 Wi-Fi 7/BT 5.4。板載音效採用 ES9219 SABRE DAC 具耳擴功能可推動大型耳機及提供 Nahimic 音效增強和光纖輸出。

    背板介面豐富,VRM 有額外主動風扇進風口
    背板介面豐富,VRM 有額外主動風扇進風口

    查詢︰QC Supplies (3853-5353) / Felton Distribution (2273-8393)

    效能測試

    Core Ultra 9 285K(左)與Core i9-14900K(右) ,物理尺寸基本相同,可沿用現有散熱器,但 IHS 微微有變,舊有14代防彎框架不適用。
    Core Ultra 9 285K(左)與 Core i9-14900K(右),物理尺寸基本相同,可沿用現有散熱器,但 IHS 微微有變,舊有 14 代防彎框架不適用。
    Ultra 9 285K(左)底部針腳是LGA1851有不同,而且邊緣的剪孔不同位置防止誤裝到LGA1700而損壞
    Ultra 9 285K(左)底部針腳是 LGA1851 有不同,而且邊緣的剪孔不同位置防止誤裝到 LGA1700 而損壞

    測試平台

    • 處理器:Core Ultra 9 285K (Intel Default-performance)、Core i9-14900K (Intel Default-performance)、Ryzen 9 9950X (TDP 170W)
    • 記憶體:KLEVV CRAS V RGB ROG Edition 7200MT/s
    • 散熱器:ROG 龍王 III 360 AIO

    綜合效能

    處理器Ultra 9Core i9Ryzen 9
    型號285K14900K9950X
    記憶體D5-7200D5-7200D5-7200
    TDP / cTDP250W253W170W
    PCMark -Overall93761003810362
    -Essentials109181182412770
    -Productivity109551189711605
    -DCC187021951120370
    7zip -Compress196.154203.457208.635
    -Decompress194.194223.179270.79
    -Total195.174213.318239.712
    CineBench R23 -Multi427723746438925
    -Single236922202238
    -MP18.06x16.87x17.4x
    GeekBench 6.3 -Single-Core339230983458
    GeekBench 6.3 -Multi-Core226842123822179
    PugetBench -Premiere145031518615716
    -LongGOP101113126
    -Intraframe137144151
    -RAW259267265
    -GPU Effect123122121
    PugetBench -photoshop92271011312294
    -General93.2101116
    -Filter91.3101130
    Blender 4.2.0 -Monster268.862225.784274.402
    -junkshop178.428159.642199.923
    classroom130.552106.758136.103

    Intel 早在架構解說時,已表示 Ultra 200S 的效能未有壓倒性優勢,對比 Ryzen 9 9950X 是各有所長,綜合多項測試亦有相同趨勢,在《CineBench R23》及《GeekBench 6.3》等多核測試有領先,但亦非全部生產力應用皆有增長。

    AI 運算表現

    GeekBench AIUltra 9Core i9Ryzen 9
    iGPU -ONNX285K14900K9950X
    single precision347416541872
    half precision461717242021
    score245710931480
    NPU -OpenVINO
    single precision8180
    half precision9153
    score13225
    CPU -ONNX
    single precision639648105628
    half precision252915852518
    score782066638468

    Core Ultra 9 285K 除了 CPU,亦有 NPU 及 GPU 可作 AI 運算,當然是比舊代 14900K 及同代對手 Ryzen 9 9950X 領先。如有軟件開發需要便可派上用場,Intel 亦與遊戲廠商合作,希望能在遊戲加入有關應用體驗。

    遊戲表現

    處理器Ultra 9 285Ki9-14900KR9 9950X
    GAME @ 1080pRTX 4080SRTX 4080SRTX 4080S
    Forza Horizon 5171172174
    AC:Mirage219227218
    Cyberpunk 2077180.39218.26203.58
    CS2544.3588558.4
    So Tomb Raider280291280
    FFXIV DawnTrail303223810734379
    Age of Mythlogy1831.881782.411782.41
    WUKONG144 / 96149 / 97149 / 98
    COD:MWIII207 / 161227 / 176227 / 178

    遊戲表現或令玩家驚訝,但早前的技術解說已為用家提前作出心理預告,對比 14900K 沒有全盤領先,相信是單核時脈相對不及 14900K,對不同遊戲的渲染表現或有影響,倒是混戰場合下 CPU 較吃重的即時戰略遊戲《Age of Mythlogy》有少許領先。

    功耗表現

    預設 Intel Default Performance 功耗模式下,《OCCT》CPU Normal AVX2 配合龍王III 360 AIO 負載 250W 約 83度。

    於遊戲環境,如在固定遊戲幀速下,Core Ultra 9 285K 在同一場景處理器功耗僅約是 14900K 的一半,並仍比對手 9950X 略低一些。一般 PC 遊戲玩家很少會限制幀速在 60 / 120 水平,但跑全幀速下處理器仍能比較涼快也是好事。

    遊戲內處理器功耗Ultra 9 285Ki9-14900KR9 9950X
    4K60fps CappedRTX 4080SRTX 4080SRTX 4080S
    AC:Mirage49W100W71W
    Cyberpunk 207768W113W78W

    超頻初探

    Intel 未有特別強調 Core Ultra 200S 的超頻表現,僅稱留有一定空間,並將倍頻每級步進細分成 0.16x,其他整體加速比例和 14 代類似,Ultra 9 285K 預設 P 核為 57x (1-2c)、54x (3-8c),E 核為 46x (1-16c)。

    於 ROG MAXIMUS Z890 HERO(0703)使用 ASUS MultiCore Enhancement 解除 PL 限制,手動固定 P 核及 E 核「Sync-All Cores」、倍頻「Auto」、電壓「Auto」及 CPU Loadline 6,隨後樣本處理器可在 cVID 最高見 1.384v 通過單次 R23 測試,封裝功耗約 300W 水平。相同速度以《OCCT》CPU Extreme AVX2 測試最高功耗可見 370W 水平,超出所用龍王 III 360 AIO 負載達 TjMAX 上限過熱。

    Ultra 285K 總結

    Core 架構經歷 14 代變遷,在與 AMD 競爭之下參考對方 Chiplet 概念變成模塊設計,加上外判生產於 TSMC 技術,解決近年趨谷時脈的功耗暴升問題。在架構上,Core Ultra 200S 比較像 Meteor Lake (Core Ultra 100) 的改良版,大小核設計亦更依賴作業系統及內建 Thread Director 編配效率,設計大改令起步點較低不難理解。今代 P 核強調 IPC 效益、更好快取命中率及更寬每周期指令處理長度,對高負載渲染及運算場景助益是明顯。

    不過,一般遊戲及輕負載生產力應用,對核心時脈速度仍相對敏感,因此 Ultra 285K 加速時脈低於 14900K 即難獲全面優勢,架構特點尚有待發揮。但另一邊 Core 14 代算是「借來的時光」(Intel 每兩代更換新平台),已在 14900K 的一般用家其實沒有太大換機衝動,對隔代舊平台才會有更全面提升。

    【下一章】Core Ultra 5 245K 效能測試 >>>

    最新影片

    您會感興趣的內容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