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氣候挑戰

    岑 智明
    岑 智明
    畢業於香港大學,獲理學士,主修物理。1986 年加入香港天文台為科學主任,2011 年晉升香港天文台台長,2020 年退休。岑先生開發了全球第一套激光雷達風切變預警系統,克服了在無雨環境下探測風切變這個長久的世界性問題,獲得本地獎項及國際嘉許。岑先生於 2010-2018 年擔任世界氣象組織航空氣象學委員會主席,是首位亞洲人獲選出任這個高層位置。

    感謝《PCM》老總邀請,令我有機會在這裡與大家分享 Climate Challenge(氣候挑戰)這個題目,尤其是氣候變化與城市生活的關係。讓我首先介紹氣候變化的最新情況。

    由「世界氣象組織」及「聯合國環境規劃署」設立的「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簡稱 IPCC )是氣候變化的國際科學權威。剛在今年 4 月公佈的 IPCC《減緩氣候變化》報告指出,若各國的減排政策在 2020 年後沒有進一步加強,預料到 2100 年全球平均氣溫可能會上升 3.2 度,遠遠超過《巴黎協定》把全球氣溫上升控制在工業革命前 2.0 度內的目標。

    因此,為避免地球氣候、生態及環境出現災難性後果,各國必須進行深度減排,在世紀中達致全球二氧化碳淨零排放,即所謂「碳中和」。可是,去年在英國格拉斯哥舉行的第 26 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COP26)中,各國對達致「碳中和」的目標還未能作出具體承諾。會後,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說:「現在進入緊急模式,是時候結束化石燃料補貼,逐步淘汰煤炭,為碳定價,保護弱勢社區,並兌現 1,000 億美元的氣候融資承諾。我們在這次會議上沒有實現這些目標,但我們為今後取得進展奠定了一些基礎。」看來,以上一連串重大問題是否能夠解決將會取決於今年 11 月在埃及舉行的 COP27。

    對香港這個地少人多,經常受颱風及暴雨影響的海岸城市來說,氣候變化定必會帶來很多挑戰,尤其是如何在世紀中達至二氧化碳淨零排放、適應氣候變化的影響及應對極端天氣。香港政府於去年 10 月公佈的《香港氣候行動藍圖 2050》亦清楚指出:「要在不到 30 年實現碳中和,對香港來說充滿挑戰,但同時亦帶來新機遇。」正因為香港這個獨特的沿海城市環境,很有條件能夠在應對氣候變化作出貢獻及示範。

    今天全球約 55% 的人口在城市居住,預計到 2050 年,這比例將會增至約 70%。同時,城市是全球碳排放的主要來源,達 70% 以上。香港的人均碳排放於 2020 年約為 4.5 公噸,比世界最高的卡塔爾(10.7 公噸)低了超過一半,但仍然與一些歐洲國家(例如英國、法國、西班牙)接近,屬世界中游位置。那麼,如果香港能夠按《藍圖》在 2035 年將人均碳排放減至 2-3 公噸,即是比目前減約 45%,將會顯著超越目前全球碳中和目標所能達到的水平,香港成為一個世界綠色城市亮點不是夢。

    隨著城市發展,香港面對氣候和極端天氣的風險也將會提高。香港目前擁有相當完善的基建、天災應急措施和天氣預警系統,有效減低極端天氣所帶來的人命傷亡和財物損失, 2018 年的山竹正好體現了香港的優勢。根據政府和保險業界的資料所得,山竹為香港所帶來的直接經濟損失約為 46 億港元,為整個大灣區的直接經濟損失的 32%,遠低於近年個別強度接近的颱風在東亞地區所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平均約 360 億港元),突顯香港防禦颱風的整體能力。全世界近 5 億城市人口居住在沿海地區,尤其亞洲有很多大城市都是位於沿海或低窪地區,在海平面上升、更強的颱風、更嚴重的風暴潮及暴雨將會為這些城市帶來極大的挑戰。如果香港繼續提升基建以適應氣候變化,完善天災應急措施和天氣預警系統,尤其把握發展新都會區的機遇,將我們的城市設計成為可持續且有韌性的「氣候智慧型城市」(climate-smart city),香港的成功經驗亦可作為眾多沿海城市的示範。

    2018 年超強颱風山竹在香港造成廣泛破壞,圖為將軍澳海濱長廊在風暴潮及大浪衝擊後嚴重損毀。

    本篇原文刊載於《PC Market 電腦廣場》 1501 期,2022 年 7 月 15 日 出版。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