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兇手是一張膠紙!?加研究人員發現鋰電池「走電」真相

    Mickey Chan
    Mickey Chan
    愛模擬飛行、希望終有一日回到單車上的宅,眼鏡娘控。座右銘: 1.膽固醇跟美味是成正比的; 2.所有人都可以騙,但絕對不能騙自己; 3.賣掉的貨才是錢,不賣的收藏品不值一文; 4.踩單車,是為了吃更多美食! 5.正義的話語,不一定出自正義之人的口;

    相信大家都會試過無論手機、充電池甚至電動車,即使完全關上電源沒有使用,電力都會逐漸流失,甚至會因為過度放電而報廢。日前加拿大戴爾豪斯大學一班研究人員在偶然機會下,發現了這種「自我放電」現象的真相,為生產可以保存更久的電池帶來希望。

    一般充電池都會用一片隔膜來將正極和負極分隔開,以卷裝或堆疊的方式包裝,並且以一張膠紙固定著兩極。這張膠紙般都是用我們常在樽裝飲品上見到,捲著膠樽的 PET(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塗上接著劑製成的。

    研究人員本來是在研究如何改良鋰電池,研究電池在不同溫度上的變化。他們將從電池中抽出來的電解液加熱至 40-70℃,發現原本無色的電解液在愈高溫之下變得愈紅。

    電池在充電和放電初期都會在高熱下與電池負極產生化學反應,一般都會產生保護層來抑制反應,但也會產生激烈反應的物質。今次研究人員發現那種激烈反應物質會與固定用的膠紙產生化學反應,產生起著「氧化還原穿梭」作用的紅色分子,反覆將負極的電子帶到正極,令電池自我放電。

    研究人員已著手篩選不會有這種反應的聚合物來代替 PET,相信短期內就會有結果,希望到時能減輕甚至完全根絕充電池自我放電現象,令電子裝置更耐用。

    您會感興趣的內容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