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剖析香港在智慧城市排名下跌的原因

    Dr. Joseph Leung
    Dr. Joseph Leung
    擁有工商管理博士及三個碩士學位,從事資訊科技行業超過 30 年,現為香港理工大學專業進修學院講師及課程總監、香港零售科技商會副會長、香港互聯網論壇副會長、亞洲域名爭議解決中心專家名冊成員、香港調解資歷評審協會認可綜合調解員、英國特許仲裁學會(東亞分會)委員、學術及資歷評審局學科專家、香港、新加坡及英國電腦學會資深會員、英國特許市務學會資深會員、國際扶輪 3450 區中環海濱扶輪社創社社長。

    近年多國政府都積極策劃和建造智慧城市,甚至智慧國,究竟何謂「智慧」?不少硏究均認為智慧城市是指利用各種資訊科技或創新意念,整合城市的組成系統和服務,提升資源運用的效率,優化城市管理和服務,以及改善市民生活質素。

    早前瑞士洛桑國際管理發展學院 (IMD) 公佈最新智慧城市指數,報告顯示香港的排名輕微下降,從去年的第 19 名滑落至第 20 位。此次報告分析了全球 142 個城市,香港表面上仍在前列,但已落後於新加坡、台北及上海等亞洲城市。新加坡排名仍然名列亞洲第 1,全球第 5。此外,在亞洲其他地區,台北和上海的表現尤為突出,台北躍升至第 16 位,而上海則上升至第 19 位。

    IMD 從每個城市選出 120 位居民接受訪問,內容包含交通是否堵塞、免費公共 Wi-Fi 服務品質是否完善,以及網速和可靠性是否滿足上網需求等。IMD 智慧城市觀測主席 Bruno Lanvin 表示,城市必須設計和採取能夠抵禦更多未來不確定性的戰略,而信任和良好的治理越來越重要。他認為,AI 在程式設計和管理中重要性越來越高,可以幫助令城市變得更加以人為本。

    開發應「以民為本」

    香港特區政府近年積極推動智慧城市,但排名仍然持續下跌,可謂非一日之寒!筆者認為原因眾多,首先普羅大眾對智慧城市的認知水平嚴重不足,其次是政府部門推出手機應用程式 (App) 數量過多,然而使用率則差強人意,過去 5 年已有近 40 個 App 相繼下架,當中有 App 截至下架前只得 1,100 次的總下載次數。特區政府在設計及推出手機應用程式 (App),並非從用家角度出發,加上欠缺宣傳,因此成效極差!而且過去幾年都發生過重要的公用資訊系統接二連三出錯,由電子選民登記冊系統、康體通、DSE 報到易和監考易等,難免令市民失去信心。智慧城市的成功不能夠只是空談願景,而是要有市民投入,共同參與才能創造智慧。

    未來智慧城市的發展趨勢可謂充滿挑戰,首先是健康與老年化領域,透過數據分析和教育,引導人們採取主動措施進行健康管理,並提供全面性的醫療保健和老年護理技術。此外,企業生產力、公共服務領域,利用技術滿足公民需求,增強社區間相互 連結,並提供技術支持解決方案;而更重要是 AIoT(人工智慧與物聯網)的應用,結合人工智慧和物聯網技術,城市可以更高效地運作,並從即時分析數據中轉化為實用資訊和具體決策,創造更大的價值。

    總結是,在數碼時代,推動智慧城市已是不可逆轉的趨勢,政府部門必須與時並進,從制度到心態,徹底轉變,為市民提供更優化的服務,才能使智慧城市各項推動計畫更為完備,提升整體競爭力。

    最新影片

    您會感興趣的內容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