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挖礦熱潮的減退,顯示卡市場終於有望回復正常,廠商也爭取在這段時間推出更多主流用顯示卡,這便是本文的主角 AMD Radeon RX 6600 XT 。此卡定位在 NVIDIA GeForce RTX 3060 市場,也是主流的 $3,000~$4,000 市場,向來是兵家必爭之地。面對 NVIDIA 強大的技術優勢, AMD 向以靈活的策略造成局面的性價比優勢見稱,又能否打破前者在市場上的壟斷地位?另一方面,不論是 NVIDIA 及 AMD 也好,也面對中價卡硬件性能不足的問題,因此獨門加速技術成救星,這方面 NVIDIA 有 DLSS , AMD 有 FSR 及 Radeon Boost ,正好大派用場。
AMD Radeon RX 6600 XT 的技術策略
中價卡會選擇性保留重要的功能,以維持一定的競爭力並營造某方項目的性價比,在 RX 6600 XT 上,AMD 作出以下的取捨︰
1: 保留 32MB Infinity Cache
RDNA 2 架構最成功之處是加入 Infintiy Cache,有效改善讀寫頻寬及延遲時間。旗艦的 RX 6900 XT 擁有 128MB Infintiy Cache,而 RX 6700 XT 為 96MB Infintiy Cache。在 RX 6600 XT 上,出於成本及定位在 1080p Gaming 市場的考慮,策略性地提供 32MB Infintiy Cache 作加速之用,足以支持在 1080p 下的高性能。
2. PCI-E 4.0 x8
AMD 說 RX 6600 XT 是 RX 5600 XT 的升級版本,筆者認為其實更像是 RX 5600 XT 與 RX 5500 XT 的混合升級版。出於成本及功耗的考慮, RX 6600 XT 採用 PCI-E 4.0 x8 而非標準的 PCI-E 4.0 x16 。這不是偶然,因為筆電版的 AMD Ryzen 4000/5000 ,以及 Desktop 電腦用的 APU 處理器皆採用 x8 PCI-E 連接獨立 GPU ,可多管齊下降低成本。
3. 更小的核心有助降低成本
上一代 RX 5600 XT 內建 103 億顆電晶體,核心面積達 251mm2 ; RX 5500 XT 則內建 64 億顆電晶體,核心面積為 158mm2 。 RX 6600 XT 在沿用 7nm 製程下,內建 110.6 億顆電晶體而核心面積僅為 237mm2 , AMD 工程師的努力功不可沒。作為比較, RTX 3060 內建 132.5 億顆電晶體,核心面積高達 276mm2 。更小的核心將可有助降低成本,大大提升產品的性價比。
4. 低功耗帶來的機遇
據 AMD 官方資料表示, RX 6600 XT 功耗僅 160W ,整卡只要單組 8pin PCI-E 供電即可,整機建議用 500W 火牛即可。與之相比, RTX 3060 功耗為 170W ,整機建議用 550W 火牛。更低的功耗不但有助降低散熱裝置的成本,同時可適應 Mini PC 等嚴峻的散熱環境。
Ray-Tracing 的對決 RX 6600 XT vs RTX 3060
對於新一代遊戲來說, Ray-Tracing 是重要的性能指標之一。但新世代的主流卡不論是 AMD RX 6600 XT 及 NVIDIA RTX 3060 均大幅刪減 Ray-Tracing 硬體的數目。前者僅保留 32 RA Cores ,後者更只有 28 RT Cores ,兩者的性能足夠嗎?廠方又有何應對之策?
影響 Ray-Tracing 性能的因素
關於 Ray-Tracing 方面, AMD 沒有正式的公佈數值。對於 RTX 3060 , NVIDIA 表示雖然僅有 28 RT Cores 但已是第二代核心,運算能力比第一代有所進步。因此 RTX 3060 的 Ray-Tracing 性能達到 24.9RT-TFLOPS ,比採用 30 RT Cores 一代核心的 RTX 2060 的 19.5RT-TFLOPS 還要高。與此同時, RTX 3060 的另一優勢是擁有雙倍 FP32 性能,浮點運算能力達到 12.7 TFLOPS ,較 RX 6600 XT 的 10.6 TFLOPS 高。
AMD FSR vs NVIDIA DLSS
面對 Ray-Tracing 性能不足的問題,不論是 AMD 及 NVIDIA 也只得另闢路徑。這在 NVIDIA 是 DLSS 技術,而 AMD 早期是用 Radeon Boost 技術,以動態降低最多 50% 解像度的方法去提升效能。而目前的做法是用 AMD FidelityFX Super Resolution ( 簡稱 FSR ) 去提升效能。 FSR 比 Radeon Boost 最大的進步,是除了通過降低解像度以提升效能外,還有用 Up scaling 的方法提升畫質。更重要的是,FSR 設有 Ultra Quality 、 Quality 、 Balanced 及 Performance 四大模式可選,能針對消費者不同的喜好。另外, FSR 除了支援 AMD 顯示卡外,也支援 NVIDIA GTX 1060 以至 RTX 3060 顯示卡,甚至包括 Core i7-1165G7 整合的 Intel Xe 繪圖核心。
Dynamic Duo 風扇—— ASUS ROG Strix RX 6600 XT OC
是次送測的產品由 AMD 提供,為非公版設計的 ASUS ROG Strix RX 6600 XT OC ,表示 RX 6600 XT 晶片供貨充足,可以直接讓 AIB 廠商的自家方案上場。此卡沿用 ASUS 的 Auto-Extreme Technology 精密生產技術,確保上乘的出廠品質。
Dynamic Duo 風扇
雖然 RX 6600 XT 的功耗不高,但廠方還是為它準備了 Dynamic Duo 風扇,由 2 把 10cm 軸向式 Dual ball bearing 風扇,外加 4 根 heatpipes 的鋁合金散熱模組,足以支援在 OC Mode 下的 2448MHz GPU Game Clock ,且測試最高溫度為 61℃ ,一般低至 59℃ 左右。另外,風扇也有 Quiet Cunning 停轉技術,在 GPU 低於 52℃ 時讓風扇停轉,並在 GPU 高於 60℃ 重新啟動。據筆者測試所得,風扇在全速轉動時會發出明顯的噪音, ASUS 測試所得是 P-Mode 最高為 49.9dB 、 Q-Mode 時最高為 40.4 dB ,屬於人耳可聽到的範圍。
更高強度的 I/O Brackets
談及整卡的用料,最令意想不到是從 I/O Brackets 開始。據廠方表示,卡上的 I/O Brackets 屬 ROG Strix RTX 30 等級的 Stainless Steel 304 面板,強度系數達 520 而較一般的 SPCC 的 250 強度系數高。至於 PCB 方面,採用 Super Alloy Power II 供電元件,包括 Infineon IR35217 數位供電晶片及 SiC654A 50A Dr.MOS 晶片等等,確保顯示卡長時間工作的穩定性能。
SPEC︰
GPU Boost Clock︰2607MHz (Game & OC Mode)
GPU Game Clock︰2428MHz (Game Mode), 2448MHz (OC Mode)
散熱設備︰2x 100mm, 2.6-Slot
記憶體︰Samsung 16Gbps 8GB GDDR6
介面︰PCI-E 4.0 x16 (x8 Bandwidth)
顯示輸出︰1x HDMI 2.1, 3x DisplayPort 1.4a
Power Connector︰1x 8pin PCI-E
建議火牛︰500W
尺寸︰243 x 134 x 52mm
查詢︰ASUS HK (3582 4770)
售價︰待定
RX 6600 XT vs RTX 3060/Ti
考慮到 RX 6600 XT 的定價介乎 RTX 3060 及 RTX 3060 Ti 之間,因此這次測試同時加入 NVIDIA 兩卡作為比較用卡。另外,雖然 AMD 把 RX 6600 XT 定位在1080p Gaming 市場,但筆者深信通過降低畫質的方法, RX 6600 XT 還是具備有限度的 4K Gaming 能力,因此特別加入 4K Gaming 的測試項目。
測試平台
顯示卡︰
ASUS ROG Strix RX 6600 XT OC 8GB GDDR6 (Boost Clock︰2607MHz; Game Clock︰2428MHz)
Colorful iGame RTX3060 Ultra 12G GDDR6 White (Boost Clock︰1777MHz)
ZOTAC Gaming RTX 3060 Ti AMP White LHR 8GB GDDR6 (Boost Clock︰1665MHz)
AIO 水冷︰ASUS ROG RYUJIN II 360
處理器︰AMD Ryzen 7 3700X(8C/16T 3.6~4.4GHz)
主機板︰ASUS ROG Crosshair VIII Dark Hero (AMD X570)
記憶體︰2x AData XPG Spectrix D60G @XMP 4000 CL=18
SSD︰WD_Black SN850 NVMe SSD 2TB
火牛︰Cooler Master GX GOLD 850全模組
作業系統︰Windows 10 x64 21H1
驅動程式︰Non-WHQL-Radeon-Software-Adrenalin-2020-21.8.1, NVIDIA 471.41 Game Ready
測試一︰3DMark 測試
測試以《 3D Mark 》作始。結果表示 AMD RX 6600 XT 的表現略快於 RTX 3060 ,屬於 AMD 計劃之中的結果。不過在 Ray-Tracing 的項目如《 Port Royal 》及《 DirectX Raytracing 》上, RX 6600 XT 不如 RTX 3060 ,且看遊戲是否會有不一的表現?
測試二︰一般遊戲的測試
由於有 32MB Infinity Cache 之助,所以 RX 6600 XT 在多項遊戲測試較 RTX 3060 有優勢。另外,筆者測試發現雖然 RX 6600 XT 在 4K @Ultra Quality 表現吃力,但把畫質降至 High 至 Medium 水平,效能還是可以接受的。
測試三︰AMD FSR vs NVIDIA DLSS
這部分的測試以目前少數可同時支援 AMD FSR 及 NVIDIA DLSS 的遊戲《 Edge of Eternity 》來進行。 RTX 3060 可以選擇用 AMD FSR 及 NVIDIA DLSS 的選項,而 RX 6600 XT 僅有 AMD FSR 的選項。另外是兩項優化僅可兩選其一,不能同時使用。
測試結果顯示, RTX 3060 的表現較佳,尤其在 NVIDIA DLSS 的表現更在使用 AMD FSR 之上,看來 AMD 要加倍努力了。
測試四︰AMD Radeon Boost vs NVIDIA DLSS
AMD Radeon Boost 不屬於開放的技術,所以不能直接比較兩卡在該優化技術下的效能。 Radeon Boost 目前最大用武之地在於《 Cyberpunk 2077 》等「大食」遊戲下的 Ray-Tracing 設定, RX 6600 XT 在最大 50% Radeon Boost 下於 1440p Ray-Tracing: Medium 設定下也有 49fps 性能,僅次於參考 RTX 3060 @DLSS: Auto 下的 55fps。
測試五︰Ray-Tracing 遊戲性能
Ray-Tracing 性能始終是 RX 6600 XT 的短處。筆者認為以 RX 6600 XT 玩 Ray-Tracing 遊戲的話,建議 Ray-Tracing 設定為 Medium,最高解像度不要過 1080p 。反而遊戲畫質在 Ultra 、 High 或 Low 並不會對性能造成太大的影響。
測試六︰Rendering 性能
Rendering 項目是 AMD 顯示卡的弱項,因此 RX 6600 XT 的落敗也在意料之內。
測試七︰GPU 工作溫度
RX 6600 XT 在 Benchmark 測試工作溫度最高為 61℃ ,較測試三風扇 RTX 3060 的 63℃ 還低,也較參考的雙風扇 RTX 3060 Ti 的 73℃ 明顯低 10℃。
Conclusion
PCM Rating : 3.5/5 分
綜合各項測試結果,筆者認為 AMD RX 6600 XT 在不使用 Ray-Tracing 時遊戲效能較 RTX 3060 有部分優勢,但 Ray-Tracing 性能不足依然是硬傷。另一方面,目前支援 AMD FSR 的遊戲項目及加速效果均未如 NVIDIA DLSS 成熟,未來有待加強。不過在功耗表現方面, RX 6600 XT GPU 工作溫度較 RTX 3060 及 RTX 3060 Ti 明顯低,非常適合小型電腦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