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中學生科技作品 平衡工作與生活

    ChingYan
    ChingYan
    科技要站穩陣腳,必先不斷增值創新。人生亦然,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要說香港人是最「快」的人,相信大家也沒有異議;走路要快,吃飯要快,做事要快。香港人似乎與「快」這個字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但在快的同時,有時難免令生活和工作的天秤倒下令人失衡,影響我們的工作之餘,更會影響健康。因此「平衡」正是第 54 屆聯校科學展覽的主題,希望同學們思考如何利用科學的方法,令人們的生活和社會達致平衡。

    檯燈充當太陽 降低近視風險

    聖保羅書院的同學包括麥晉霖、鄭匡喬、黃教熙和李文尉為用戶設計了一座檯燈,希望在光度上作出平衡。學生認為現時的檯燈要麼太亮,要麼太暗;在進行不同活動時,眼睛對光度的要求亦有異,光度不合適的話,會引起眼部疼痛和近視。同學研究後發現,原來太陽光可以降低近視風險,但用戶大多沒有時間到戶外,因此他們把檯燈設計成有白燈和輔助燈泡,用戶可以因應現場環境,利用手機應用程式任意調節光度。

    來自聖保羅書院的同學,希望透過此設計,為人們提供為合適的光度,降低人們患有近視的風險。

    學生進行編程後把電路板連接藍牙和檯燈系統,當用戶在手機上控制光度時,藍牙系統便會把訊息傳送到電路板上再傳送至檯燈系統,繼而控制光度。檯燈發出額外的藍光,可以令身體釋放多巴胺,即使不用外出亦可以降低近視機會率。

    檯燈底部連接了電路版和藍牙系統,用戶可以透過手機應用程式控制檯燈的光暗。

    眼鏡測藍光 提示用家休息

    疫情下不論是大人還是小朋友,使用電子產品的時間均大幅增加,有時亦會忙碌得停不了手。藍光對人體有好有壞,但長期接觸藍光就會影響睡眠質素,令健康和工作之間失去了平衡。沙田蘇浙公學的陳英喬、張智燊、陳穎心和朱穎琳同學設計了一副備有藍光偵測器的眼鏡。

    眼鏡的側面設有藍光偵測器,記錄用戶接收藍牙的強度。

    學生利用藍光偵測器,監察用戶使用的電子產品所產生的藍光強度,再把數據傳送到Jetson nano進行人工智能分析。當用戶接收過量的藍光時,系統便會傳送出訊息提示用戶要暫停工作。

    當偵測用戶接收過量的藍光時便會提示用戶要休息雙眼。

    學生希望藉此眼鏡提醒人們在工作的同時,要注意自己的休息時間,達致健康與工作平衡。

    沙田蘇浙公學的同學利用眼鏡作偵測,藉此提醒用戶要休息雙眼,以免接收過量的藍光。

    電流訓練大腦 學習感受時間

    要在工作和生活之間取得平衡,時間管理亦是當中的重點之一。荃灣官立中學的同學包括徐宏瑜、香樂瑤、虞啟林和翁國樺設計了一款利用電流令人感受時間的手帶,希望人們透過微量的電流訓練大腦,人們即使不看手錶也會知道時間。學生認為,現時很多人因為太集中工作,連看手錶的時間也忘了,亦會打亂接下來的事宜,令生活和工作出現不平衡的情況。

    荃灣官立中學的同學希望人們學會感受時間,希望人們學會感受時間,在適當的時候放鬆自己和建立時間觀念,達致工作和生活平衡。

    手帶上具備電流功能、藍牙連接系統等,用戶可利用手機應用程式設定自己的行程、鬧鐘、定時器等,訊息會透過藍牙系統,傳送到手帶內。當設定的時間愈近時,電力便會愈強烈,藉此訓練用戶時間管理的能力。此手帶亦可以幫助視障人士,即使看不見時鐘亦可以感知時間。

    手帶會不同時間在背部不同的位置發出微量電流,訓練用戶的大腦,即使不看時間,也可以感受到當時的時間。

    頑固枕頭 逼用戶睡眠

    都市人因工作而忽略了休息已是常態,而缺乏睡眠亦會衍生出身體的其他問題出現。香港鄧鏡波書院的學生包括葉澤生、徐天賢、馮天鑄和黃國臨設計了一款枕頭,希望藉此提醒用家放下手上工作去睡覺。

    由香港鄧鏡波書院的同學設計的枕頭,希望用戶可以放下手上工作,給自己身體真正休息的時間。

    學生在枕頭上運用了雷射反射的原理以及光線偵測器系統,當光線偵測器仍然偵測到光線時,代表用戶仍未休息睡眠,枕頭便會不斷鳴叫提醒用家要休息。當用戶放下手上工作,睡在枕頭上時,枕頭便會停止鳴叫,並發出柔和音樂促成用家的睡眠深度。學生亦編程設定用戶必須睡到一定的時間後,起來時才不會重新鳴叫,若用家在數秒內起來,系統依然會繼續鳴叫。學生希望利用此枕頭令用家真正放下工作睡眠休息,從而達致休息與工作的平衡。

    枕頭運用全內反射原理將雷射反射到整個枕頭上,並設有光線偵測器,用以偵測用戶是否正在休息。

    您會感興趣的內容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