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 AMD Zen3 發佈會( 10 月 9 日凌晨 12 時)還有數小時的時間,相信不少 AMD 粉絲都引頸以待,尤其是今年年中推出的 Ryzen 3000XT 改動不大,大家對於 Zen3 的期望就更高了。現在讓編輯部先整理一些網上流傳的 Zen3 資料,以及今晚發佈會的焦點所在。
以 Ryzen 5000 系列登場
Zen3 屬於 Marketing Term ,它的正式名稱將屬於 Ryzen 5000 系列。一改過去同架構(如 Zen2 ) CPU 型號為 Ryzen 3000 , APU 型號為 Ryzen 4000 的混亂,但也造成 CPU 跳過 4000 一代之感。目前網上流傳的 4 款 Ryzen 5000 有 Ryzen 9 、 7 及 5,首發陣容不俗。
未見支援 5GHz
筆者認為,CPU 一年一代更換過於頻繁,難像 NVIDIA 以二年時間準備的 RTX 30 有眾多突破性的技術。畢竟技術需要累積,很多時候甚至需要推倒重來。觀乎流傳 Zen3 各型號規格來看,即使是最高型號 Ryzen 9 5950X 也不過是 4.9GHz ,難越 5GHz 的雷池,至於 CPU 的核心數目及 Cache 容量跟 Zen2 時也分別不大。筆者認為, Zen 架構發展至今的可用的紅利已經不多,加上 Socket AM4 的限制,預計未來改用新一代 Socket 的 Zen4 才有機會帶來更大的突破。
針對 Zen 架構的小改
Zen 架構成功的原因在於堆疊晶片模組,也稱為 Chiplet 多晶片架構,好處是可以節省研發時間,使 Zen 在核心數目上遙遙領先 Intel Core 。不過堆疊晶片也限制其性能,如每顆 Zen2 CPU 由 1-2 顆 CPU CCD 晶片組成,每顆 CCD 又有 2 顆 CCX ,分別各有 4 顆 CPU 核心及獨立的 16MB L3 Cache 組成,資源調度較差,也是 AMD Ryzen 不如 Intel Core 之處。據知 Zen3 將繼續優化 IPC 性能,把原來的 2 x 16MB L3 Cache 改成 1 x 32MB L3 Cache ,可望帶來 15-20% IPC 性能提升。
流出 Benchmark 以有利 AMD 為主
目前已知道有《 Cinebench R20 》、《 CPU-Z 》17.01.64 CPU Benchmark 及小部分遊戲性能,但欠缺考慮 Zen3 的主流遊戲性能。在已公佈的 Benchmark 測試中,筆者認為以《 Cinebench R20 》單核心表現最為理想, AMD Ryzen 9 5950X 取得 619 分,較上一代 Ryzen 9 3900XT 的 539 分有 14.8% 的性能提升,也超出競爭對手 Intel Core i9-10900K 的 539 分。
小結
就網上流傳資料所見, Zen3 應該不會有 Zen2 般的大改進。筆者認為, Zen3 的推出更多是 AMD 對用戶的承諾,因此新 CPU 對舊主機板的兼容情況將是重點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