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首林鄭月娥女士的首份施政報告內提出制定「計算思維—編程教育」框架,以供中小學之用。為配合世界教學的先進趨勢,這是適當的安排。旦我們須先討論編程教育的目的何在,如何達至這教育的目標,筆者嘗試從以下三方面作反思。
[row][double_paragraph] [/double_paragraph][double_paragraph]
[/double_paragraph] [/row]
首先是編程教育的目的,宏觀而言,現今小朋友活在資訊世界,他們每刻都會與不同的能裝置互動。我們能否讓他們不僅只是「操作者」,更可以是「創造者」。所以於很多國家將編程語言訂定成為第 X 語言。宏觀的編程教育配合 STEM 技能,可促進本地培訓更多創科人才。於「一帶一路」及「大灣區」計劃發揮所長。微觀而言,每個小朋友都有不同特質,編程教育可照顧一些有特殊學習需要的小朋友。再者我們不應只滿足於訓練小朋友的編程能力,更可藉此機會,訓練他們能力轉移的技巧。就是說小朋友學懂某一種編程語言(如 Scratch )後,可以運用所得知識及技能於其他編程平台。
內容方面,我們應對應教學目標制定相關的編程學習框架,而框架內容需有以下特質 :
① 如台灣的課程「九年一貫」一般,由小學至初中及至高中,再到大學的一條龍想法。現今情況有些失控,小學教中學程度,中學不知如何是好。
② 課程框架需配合小朋友的心智發展階段,如小一不一定使用電腦學習運算思維。
③ 大部分國家或課程,只會同一時間教授一種編程語言。引入「對照編程」概念,為了讓小朋友有能力轉移的技巧,可同一時間讓小朋友感受如何使用兩種編程平台達致類似效果。
④ 課程內容:
要達至以上論述,我們必須在多方面裝備自己特別須注意有以下幾方面:首先須做到專科專教,有計劃地培訓及改良制度,於三至五內年達至專科專教的目標。提供校外及校內的資源讓這方面有天份的小朋友有更大發揮,制定機制,讓學生所開發的程式成為可出售的商品,及所有小朋友看到發展空間。最後是提供學習支援,將編程教育教學助理常規化,可以用教育學院的學生以實習形式協助學校推行編程教育。
© 2020 Plug Media Services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