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頸以待、鋪排十年的《復仇者聯盟 3:無限之戰》上星期上畫,一如萬眾期待,口碑好評如潮,開畫日還打破香港電影史的票房紀錄,勁收 $10,371,539。
其實過去十年電影的開畫紀錄大部分都是由 Marvel打破。誰會想到這個電影王國 25 年前曾宣告破產,1996 年 Marvel 在美國漫畫市場面臨大崩盤,加上投資策略屢屢失利下慘跌 70%,申請破產保護後的 Marvel 與玩具公司 ToyBiz 合併,老闆艾維艾拉德(Avi Arad)被任命為 Marvel 電影部門總裁,他上任後將 Marvel 旗下的漫畫、作品全部詳讀一遍,他深信未來的技術與市場,會讓英雄電影紅遍大街小巷。
同樣擁有大量英雄人物的 DC Comics,例如超人、蝙蝠俠等,但所拍的電影,不論口碑或票房都是強差人意。有人認為 Marvel 的成功關鍵是因為它懂得改變,在時代變革的當下,將目標鎖定在各個不同的年齡層,漫畫、玩具主打青少年,電影、劇集以成年人為主,讓全家人可以共同圍繞在同一個主題,令英雄人物成了家長和孩子討論的話題。
此外,Marvel 的策略是成功,捧紅明星超級英雄,他們有獨立三部曲的故事,並將一些重要的英雄人物 Crossover,例如將極受觀眾愛戴的蜘蛛俠,由 Iron Man 提升所使用的武器,最後再帶出新英雄聯盟,群雄 Mix and Match,更重要是 Marvel 能夠再為每位超級英雄都人性化,並且擁有高度使命感,令觀眾更加投入;反觀《蝙蝠俠對超人》就是只有兩人的恩仇,並且劇情拘泥,欠缺新鮮感。
從商業角度而言,Marvel 除了漫畫與電影外,也透過「授權」的方式,轉換成企業最大的獲利來源,因為他們有龐大的角色與文化,而授權又是完全不用成本的賺錢方式,並能夠擴大曝光與營銷。超級英雄們就彷彿是最有利的代言人,將 Marvel 營銷至全球。而 2009 年時,Marvel 被迪士尼以 42 億美金的天價收購,正式成為橫跨全球的跨國企業,這一步亦是非常關鍵,事關迪士尼擁有多年的傳統卡通人物,生金蛋能力會隨著粉絲漸老而減弱,透過引入更多受歡迎的英雄人物,能夠令迪士尼旗下的產品如迪士尼樂園變得多元化,吸納更廣闊的客戶群,維持盈利增長。從 Marvel 的歷史去看企業處理逆境能力,不失為一個好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