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當有新手機或新的電子產品推出,外國網站 iFixit 對會針對有關產品作拆解報告,看看該產品是否可容易維修,不過當現時大部份手機都越出越薄,內部設計亦越來越骨格精奇,對於維修人員來說簡直是一個又一個惡夢。而當產品出現問題,一般電器維修人員無法維修,客戶只能把產品送到原廠,結果又被宰一次。
最近美國有 18個州份通過一條產品維修權益法案,內容是要求廠商公開產品的維修方法,又或者說,產品必須能夠被修理以免製造浪費的問題。而最近美國加州亦通過了有關的法案,而最受影響的當然包括生產 iPhone 的 Apple 吧。
近年,很多手機產品都強調防水放塵的設計,而要做到這一點手機會有部份組件會被緊緊的黏合在一起,以做到滴水不漏的效果,但往往就令維修人員幾乎要把部件拆爛才能修理,在過程中製造了很多不必要的浪費,例如 Samsung 的手機,部份型號是全以膠貼黏合組裝。某品牌的手機,屏幕和機身是黏在一起,維修的話,100% 會把屏幕毀掉,而 USB 充電口竟然是銲死在主電路上,結果萬一充電口出現故障,就要將整個電路板換掉。
而新通過的產品維修權益法案,會要求廠商公開產品的維修方法,某程度上是要求產品在設計時要做到可以修理,以方便消費者,亦同時避免因為修理過程而造成不必要的浪費。不過,生產商就認為公開產品的維修方法,變相是要公開他們在產品設計上的祕密,所以包括 Apple 在內的電子產品生產商及品牌都對有關的法案表示反對。
資料來源 : 9to5 ma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