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位媽媽向筆者查詢,四歲的男孩子被心理醫生確診廣泛性焦慮症,家長四出找協助。男孩的困難是難於融入新環境,適應的時間比一般小孩子為長,而且會放聲嚎哭,上學超過六個月仍未能投入當中。與此同時,在日常生活也會有不自在的緊張。
媽媽後來參加了親子遊戲課程,將遊戲治療的概念搬回家中,在家設立「特別遊戲時間」,讓孩子在安全、穩定和自在的環境下抒發情感,將心中的擔憂以遊戲方式呈現;及後媽媽學慬怎樣詮釋孩子的「故事」後,便可以進行陪伴和疏導。回家做了數十次「特別遊戲時間」後,媽媽分享孩子上學的情況改善了,也多了表達自己的感覺;但唯獨是在新環境,焦慮的行為仍存在。
用遊戲疏導情感
與媽媽深入傾談時,了解到原來媽媽與爸爸的關係由孩子一歲開始進入繃緊狀態。雙方就孩子的管教和生活細節有著不一樣的堅持,一直未有解決,最終在孩子兩歲時吵了一場大架。及後雙方冷戰良久,在家極少對話,日常溝通用電話訊息或透過孩子傳話。由於他們避免再在孩子面前吵架,也不希望孩子有個不完整的家,於是選擇保持緘默,期望孩子仍相信 「爸媽很好」的關係。
夫妻關係是源頭
小孩子的心比水清,一直故作很好的夫妻關係和家中的緘默是兩個不吻合的情景,這種不安日積月累埋藏在孩子心底,卻不知向誰透露。不安感和面對不確定關係的擔憂感正正是孩子焦慮的來源。
聽到這裡,治療師建議家長不如向孩子坦白,告訴他爸媽有些事情在處理當中,但不要緊,爸媽仍然是這樣愛你。夫妻關係需要長時間溝通和磨合,意見不合的時候在所難免,但為了瞞住孩子而逃避溝通絕非一個好方法,有需要時建議家長找專業的婚姻輔導員幫忙,為繃緊的婚姻關係找一個出口。
以故事中的四歲孩子,心智開始急速成長中,與其瞞騙,不如坦白,讓孩子知道有盼望和出路。
註:廣泛性焦慮症在診斷系統中,是焦慮症的其中一個類別。患者對日常生活中很多事物有過多和不受控制的擔憂感;而且透過身體語言表達不同程度的反應,如腹痛、頭痛、無故嚎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