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濟醫院靚次伯紀念中學
STEM
多角度培育 STEM Cafe 室.中醫園.AI
STEM 發展已有數年,有學校以編程方式當作學科般發展,但亦有學校以多角度的生活化方式令學生產生科學與認知的聯繫感,以孕育學生製作產品的 STEM 能力。仁濟醫院靚次伯紀念中學(下稱靚中)屬於後者,由最初的直升機、吊臂手、水族箱等結合電子控制,每年都不斷深化,令學生的設計能力再上一層樓。
STEM
百變 STEM 課堂
論 STEM 教育狀況,其中一間成長快速和創意兼備的絕對是仁濟醫院靚次伯紀念中學(簡稱靚中)。經過兩年機械人課程及比賽後,今年將課堂內容由操作提升至實用層面,教學設計也更具彈性。另一方面,跨科項目的發展也再上一層樓, IoT 連結科學成果十分顯著。
STEM
製作 MeArm 機械臂(三)
進入撰寫程式前,先回顧一下 MeArm 機械臂的操作,它將會由兩粒 Analog JoyStick 控制,當移動手掣的上下左右時,代表了機械臂中四個 Servo,進而產生仿人類的動作。
STEM
海水水族箱 鹽度自動調節系統(二)
上星期講解了海洋生態水族箱與教學活動的關係,並認識鹽水濃度的標準。具備基礎知識後,就開始進行量度,當傳感數據有差異時,才進行智能調節。今個星期先講解一下程式和配件運作。
STEM
海水水族箱 鹽度自動調節系統(一)
引入生物養殖對科學教育的益處甚多,其中海洋生物的養殖於教學的廣度及深度比其他例子有不少優勝之處,海洋中複雜的環境參數以及極多樣的生物種類,提供豐富的教學題材及不同的可能性讓學生應用知識及技能。
STEM
智能換水水族箱(四)
IoT 的觀念,隨著網絡的擴展,不再只是高階技術。只要能將生活中的事物歸納,找出其邏輯思維,再運用科技就能將萬物連貫,智能換水水族箱也正是如此。今期走到最後的部分,將感應器與程式互通。
最新文章
不用電池的電動單車 法國 Pi-Pop 電容電動單車
雖然電動單車還未可以合法地在香港的道路上使用,不過我們也看到不少外賣騎手,都會用它來代步。而去外地旅術,也有機會租用到共享電戶單車來代步。電動單車具備摩打和電池,車身比普通單車重。部份車型在每次用完都要拆下電池來充電,使用上可能不夠方便。而法國新創企業 Pi-Pop 去年發表的無電池的電動單車終於正式推出。它是使用超級電容來儲存能量,以取代傳统的鋰電池,並可按需求放電,無論使用及生產都更環保更安全。 https://youtu.be/9NGa5mz5cp0?si=42qwrXhIZoAQYfoq Pi-Pop 使用超級電容來儲存能量,電容會安裝在單車尾部貨架的側邊,因此可以說它確實有一個電池。不過體積明顯比一般電動單車的電池細小得多。Pi-Pop 的重量只有 21.5kg,比起一般電動單車輕了接近 40%。而電容的材料包括鋁、碳及紙張等等,全部都能輕易回收及重用。 Pi-Pop 的超級電容需要透過騎乘時踩動腳踏來充電,一般在可以在平地、下坡行駛或煞車時就能產生電力,儲存的電量會按需要釋放到摩打,以作為輔助動力,例如在上斜時,駕駛者會輕鬆一點。Pi-Pop 表示使用電容儲能的好處,是電容的壽命可持續使用 10-15 年,而一般充電池只有 3-5 年。電容的能量密度高,同樣 250 瓦時容量的超級電容,重量會比 250 瓦時的鋰離子電池輕巧得多。 不過電容儲能也有它的限制,首先需要用家透過在踩踏去產生的能量,而相當比例的能量會被轉移到超級電容。假設用家以 10km/h 的踩踏速度去產生電力,所產生能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