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分離應當焦慮

    上次說到分離焦慮症的評估準則和一些徵狀,建議家長在幼兒階段不要勉強孩子學習分離,因為只會令孩子更難追上同齡的步伐,甚至引發分離焦慮症狀,對小孩子的成長得不償失。

    根據兒童發展心理學 Jean Piaget 指出,自孩子由十個月起,他們開始建立「物體恆存」( Object Permanence )的概念,並開始理解事情發生的先後順序以及因果關係。幼兒可以開始在物件被隱蔽之後找出來,這就是「物體恆存」最初的概念。

    此階段由十個月開始,期間大多在十八至二十四個月左右結束,因人而異。在這個概念的建立前,幼兒會認為物件離開了視線,就是「消失」。於是這個年紀的孩子變得痴身,對照顧者特別的依賴,正是由於他們內心有焦慮,害怕照顧者離開視線,就會永遠失去。

    所以說「分離是應當焦慮的」,屬於一個學習和適應的階段。倘若此階段建立心理狀況理想,與照顧者有充足的安全感連結,孩子能知道並相信照顧者,即使離開了視線一會兒後,但他們是會回來的。

    幫助孩子 建立恆存觀念

    因此我們有以下建議,協助孩子成功建立「物體恆存」的概念:

    1. 自孩子開始有這個概念時,多玩躲貓貓遊戲,透過沒有壓力的遊戲,讓孩子適應消失一會的物件或人物是會回來的。
    2. 如要離開孩子外出,記緊要跟他們說清楚狀況,並承諾回來時間,千萬不要瞞著孩子離開。
    3. 在外出前,給他們一個公仔或相片,作為短暫離開的陪伴。
    4. 優化「在一起」的親子時間,讓孩子增加安全感。
    5. 由少至多慢慢增加分離的時間,如孩子能順利適應,可加以讚賞;如暫時未能做到,將時間縮短,並加以鼓勵下一次的嘗試。

    每位孩子的成長速度也不一樣,請家長抱著一個信念「孩子不是做不到,是未做到而已」。你們的陪伴和耐性是成功關鍵。

    您會感興趣的內容

    相關文章